行動傳遞希望 愛心點亮生命
各地紅十字會開展人體器官捐獻緬懷紀念活動(四)
時間:2025-04-11
湖南 3月28日,由湖南省紅十字會聯合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省民政廳共同舉辦的“生命·希望”2025年湖南省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緬懷紀念暨宣傳普及活動在長沙舉行。來自全省醫療系統、紅十字系統、醫學院校代表和捐獻者家屬、受捐者代表等200余人參加活動。
截至目前,湖南省人體器官捐獻志愿登記人數已突破26.7萬,累計實現器官捐獻4100余例,成功挽救萬余名患者的生命。
廣西 3月28日,由廣西壯族自治區紅十字會、自治區衛生健康委聯合主辦的“生命·希望”——2025年廣西人體器官捐獻緬懷紀念活動在南寧舉行。
廣西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捐獻工作部負責人介紹,截至3月27日,全區人體器官捐獻意愿登記超17.6萬人,累計遺體器官捐獻4874例,其中器官捐獻4145例,捐獻大器官1.31萬多個,為上萬名患者帶來了重生的希望。
海南 3月20日,由海南省紅十字會主辦,省紅十字醫學捐獻服務中心、三亞市紅十字會承辦的“生命希望·博愛海南——2025年海南省人體器官(遺體、組織)捐獻緬懷紀念活動”在三亞市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舉行。海南省紅十字會黨組書記梁譽騰出席活動并致辭。
近年來,海南省紅十字會持續加大人體器官捐獻宣傳動員、意愿登記、捐獻見證、緬懷紀念、人道關懷力度,截至目前,全省人體器官捐獻志愿登記人數達2.84萬人,累計實現人體器官捐獻631例,讓2072名器官衰竭患者重獲新生,捐獻角膜759片,231名“無言良師”為醫學發展作出貢獻。
重慶 3月28日,重慶市紅十字會在市人體器官捐獻紀念園舉辦2025年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緬懷紀念活動。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紅十字會名譽副會長沈金強出席活動。
活動中,市紅十字會通過AI技術重現幾位捐獻者的音容笑貌,實現捐獻者與家屬之間跨越時空的“重逢”。
緬懷月期間,市紅十字會將對外開放紀念園內的時光印記展覽館,展示10余年來,重慶市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事業的發展。
如今,重慶市人體器官捐獻紀念園內的紀念碑上已鐫刻8000余名捐獻者的名字。截至目前,重慶市登記遺體(角膜)器官捐獻志愿者近30萬人,實現器官捐獻1300余例,遺體捐獻6000余例,捐獻眼角膜7000余枚。
陜西 3月25日,“生命·希望”——2025年陜西省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緬懷紀念活動在榆林市紅十字生命禮贊園舉行。省紅十字會一級巡視員蘭孟偃,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二級巡視員張宇峰,榆林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雷純,榆林市政協副主席拓耀飛,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學分會主任委員薛武軍等出席活動。
活動現場,全體人員向捐獻者紀念碑敬獻花籃,并默哀致敬。器官捐獻者家屬講述了親人的捐獻歷程,呼吁更多人關注器官捐獻,理解這份跨越生死的大愛。
蘭孟偃指出,全省紅十字會要加大捐獻事業宣傳力度,普及捐獻知識,講好捐獻故事,號召更多的群眾踴躍加入到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志愿隊伍中來,讓更多的生命以愛的方式延續下去。希望醫療機構與器官獲取組織、遺體中心、眼庫繼續優化服務流程,出臺更多人道關愛政策,積極參加紅十字博愛送萬家及緬懷活動,給予捐獻者家屬更多人文關懷。
截至2024年底,陜西省累計實現器官捐獻2236例、角膜捐獻3273片、遺體捐獻576例,使6000余名器官衰竭患者得到救治,3000多名眼疾患者重見光明,志愿登記人數突破22.4萬余人。
寧夏
3月28日上午,由寧夏回族自治區紅十字會、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寧夏廣播電視臺主辦的“生命·希望”清明節緬懷紀念遺體器官捐獻者暨寧夏實施人體器官捐獻10周年公益活動,在寧夏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緬懷紀念園(松鶴陵園)莊重舉行。
活動現場,自治區人體器官捐獻委員會成員單位和相關部門(單位)向捐獻者敬獻花籃。捐獻者家屬代表、受捐者代表、移植醫院代表、紅十字志愿者代表發言,講述他們的故事,表達他們的心聲。
自治區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郝曉明代表自治區人體器官捐獻委員會和全區各級紅十字會,向廣大捐獻者及其親屬致以崇高敬意,向支持參與人體器官捐獻事業的各界代表、紅十字工作者和志愿者表示誠摯感謝。他表示,希望通過此次活動,吸引更多愛心人士與愛心機構投身捐獻事業,攜手推動捐獻事業高質量發展,讓生命在奉獻中延續,讓博愛在人世間長存。
自2015年開展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工作以來,截至目前,寧夏累計實現遺體捐獻123例、器官捐獻8例、眼角膜捐獻60例,成功挽救20人生命,讓176名眼疾患者重見光明,3.8萬余人完成人體器官捐獻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