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樣綻放的鏗鏘玫瑰
——記青島紅十字搜救隊隊員朱曉菲
時間:2025-04-18
文能高效聯絡匯總,提升隊伍運轉效率;武能翻山越嶺,救人于重重險境之中……13年前,她從一名被救援者“華麗轉身”成為救援者,至今已成為團隊中的骨干力量,她就是山東青島紅十字搜救隊隊員朱曉菲。
從被救到施救
說起與公益救援結緣,朱曉菲的思緒回到了13年前。“我以前就喜歡戶外運動。2012年我和妹妹去北九水爬山,路線不是很熟,走著走著不小心迷路了。當時心里很著急,就撥打了報警電話,警方幫忙聯系了救援隊伍。救援人員很快就聯系了我們,并及時上山救援。當時,我們搜救隊隊長李延照就在救援人員中。下撤時,警察說,‘你們兩個小姑娘體力蠻好的,要不加入救援隊吧’。”就這樣,朱曉菲加入了救援隊。
加入搜救隊不久,朱曉菲就開始參加應急救援培訓。她每天刻苦訓練,不斷提升自己的救援技能。接到救援信息時,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她總是積極響應,不懼翻山越嶺參與到救援中。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去年北宅的一次救援。那天是周日,我正在隊部訓練,接到求助說一個驢友不慎從山頂垂直掉落在一個崖壁上,大概跌落了十幾米高,掉落位置非常窄,很難接近。”朱曉菲說,根據前方信息研判,她和隊員攜帶脊柱板擔架、卷式擔架、醫療裝備、繩索裝備、舟艇等救援裝備前去救援。
當時正值夏天,天氣炎熱,山上草木茂盛,山體很滑,救援工作有一定難度。
“平常我在醫療組。我們幾個女隊員到達現場后,隱約能看到傷者的頭。”朱曉菲回憶,隊員克服重重困難,終于接近了傷者。隨后,隊員進行檢傷處置,將傷者固定后轉移到脊柱板上,然后再小心移到卷式擔架并固定繩索,下放至崖底,轉運到水庫旁,水陸運轉至停車場,最終交由120急救人員。“此次救援行動歷經兩個半小時,是一次院前緊急處置、繩索、水域全面運用的綜合救援。”朱曉菲說。
在參與了100余次現場救援與后方平臺行動后,朱曉菲對救援隊員的不易和堅守,有了更深刻的體驗和感悟,也讓她在公益救援路上的步伐更加堅定。
成為孩子的驕傲
目前,朱曉菲主要負責后方平臺工作,是秘書組的一名成員。匯編救援隊日常資料,整理素材發布公眾號,時刻關注救援信息動態……朱曉菲做事仔細認真,工作井井有條。
救援工作的順利進行,離不開前后方的默契配合。后方要根據前方救援需求,做好各方面的協調工作。“有時救援持續到深夜甚至凌晨,直到最后一名救援隊員到家,我們后方人員才可以休息。”
朱曉菲說,“秘書組工作對時效性要求比較高,前方救援人員的救援情況、現場活動要及時反饋,我們要及時整理。比如,在2023年土耳其震區救援時,我們后方每天要把前方當天的救援工作日志做出來,他們再現場通過翻譯人員向震區救援大本營匯總。”
除了救援和秘書組的工作,朱曉菲日常還參與紅十字救護員應急救護培訓等工作。“家人對我很支持,孩子覺得我的工作很有意義,說為媽媽感到自豪。”朱曉菲說。
王洪智